
在线观看
“众声”明星
“众声”的热门评价
《众声》是一档综艺脱口秀节目,原来是蔡康永的人生白皮书,时隔十八年后再次回归纪实谈话节目的舞台。这档节目通过蔡康永的极致洞察力和超强的说话技巧,从个别的现状出发,深入探讨当下时代的情绪和热门话题,揭示了人物和时代冰山之下的另一面。
节目的口号是“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意味着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个口号准确地概括了节目的主旨,即通过对话和讨论,给观众提供不同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立场和答案。
蔡康永作为主持人,展现出了他独特的魅力和才华。他的洞察力和观察力让人叹为观止,他能够从细微的细节中看到问题的本质,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问题剖析得淋漓尽致。而他的说话之道更是独具一格,他的幽默和机智让人捧腹大笑,同时也能够让人深思。他的主持风格独特而又不失亲和力,让嘉宾和观众都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众声》不仅仅是一档普通的脱口秀节目,它更像是一本人生白皮书,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心声。通过这档节目,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也能够感受到人们对于生活和未来的思考和追求。这档节目的成功在于它能够触动观众的内心,引发他们对于自己和社会的思考,让他们在笑声中找到答案。
节目组的初衷是“看看那些活对了的人,是怎么活的。”
孙俪显然是那个活对了的人。
孙俪选择了在自家的菜园子接受这次采访,在蔡康永看来是有所准备的。
尽管整个访谈很平和很日常,但我依然认为这只是一次“程序性完成的”任务,我没有感受到他们真的在“沟通”,因为孙俪的表现很“程式化”,哪怕她有意选择了菜园子这么接地气的地方。
孙俪表现得很热爱种菜,于是蔡康永问,你亲手做菜吗?孙俪回:会做,但不能天天做,天天做没这个耐心。蔡康永又问,多久做一次,她答:有心情的时候。
孙俪说不会干涉家人吃什么,但自己吃健康烹饪的食物,比如水煮清蒸,因为调料品多的菜吃进去和调料品少的菜吃进去对身体的反应不一样。蔡康永敏锐地抓捕到,虽然你不干涉,但你还是会提醒对不对?
孙俪说我不会说,但他们昏昏欲睡的时候我在旁边蹦跶,精神特别好,他们知道原来吃健康的东西是这样的。(这其实也是一种提醒)
前10分钟是两个人互相寒暄的过程,或许是在孙俪的主场,孙俪的话反而更多,颇有点刻意让场子热起来别冷下去的意思,蔡康永更多的是观察。
孙俪说她现在会直白的表达自己不会弯弯绕绕,因为连自己的孩子都可能会误解get不到你的意思,何况不熟悉的人,所以她必须说的很明白,他可能只get到80%。
蔡康永很敏锐地反问,那有别人讲话,你get不到的吗?孙俪迟疑了下,说,应该比较少我觉得。
蔡康永像个淘气又聪明的小孩嘿嘿一笑。
因为按照孙俪的意思,我们说话可能别人不能完全明白,那同样,别人说的话我们也存在误解的可能。怎么反过来,孙俪就觉得她能100%get到别人的意思呢?就像蔡康永说的,当我们觉得别人没有get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很少管我们有没有get到别人。
哪怕是有所准备的嘉宾,蔡康永也能在准备中寻找线索撕开口子。
在饭桌上,蔡康永问了个稍正式感一点的问题——我听说演员会抢好的位置让自己在镜头前有重点,有这种事情吗?
孙俪答:我如果懂这些,就不会经常站在顶光底下把自己拍的这么难看了。但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并没有直视蔡康永。
又补充道,我经常问我的助手,问灯光师,我应该站在什么光位,会显得自己美一点。【这是典型的怕对方不信上一句的追加解释】
在我看来,孙俪完全没必要这样说。因为蔡康永问的是“有没有这种事?”而不是“你有没有这样做过?”
试想一下,这个问题如果问周迅或者郝蕾,她们会怎么回答。我想看过周迅或郝蕾采访的人,多半能想象出来,她们大概率会认真地解释是否有这种情况的存在,以及抢占光位对表演的作用,是否有必要等等。
但孙俪以笑嘻嘻打哈哈的方式化解了这个问题的专业性和必要性。
孙俪为什么这样答。孙俪一直在营造一种“我在表演上不费劲”的感觉。我平时的生活是很舒适自洽的,我跟你聊的大多是我的家庭我的孩子,我才知道《甄嬛传》原来那么火……
所以在这个状态下,蔡康永没有打开孙俪,很多话头都戛然而止。蔡康永问出很多表演的问题,比如年龄焦虑,孙俪说着说着自然而然拐到我的家庭我的孩子……
到了后面,蔡康永能敏感地察觉到这次访问的尴尬之处,所以他后采时说,我们做访问,有时候是要服务感觉不幸的人,有时候是要服务感觉幸福却不安的人。
蔡康永大概率是想探寻这个人是否真的如社交网站显示的那般“完美”,他说他好奇家庭的那个部分,真的有那么坚固稳定的东西吗?想必破碎的感情他见过太多。即便孙俪看似无懈可击的回答之下,蔡康永依然捕捉到了她的不安,并且没有利用这种不安。
整场采访看下来,蔡康永一直试着进行些思想上的交流,不管是家庭还是事业,年龄、容颜、名气、作品,能看到这不是随心所欲的交谈,蔡康永的本子上一定有更广度的脉络。但孙俪一直落脚在具体的小事上。
蔡康永真的有同理心和慈悲心,面对任何嘉宾都能既找到自己想要问的问题的突破口,又能不冒犯对方,并且发自真心的去理解对方。